《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从价值链分工视角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邵朝对、苏丹妮,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
原标题:中国价值链分工的福利效应与空间解构:双循环视角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3年第1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作为开放经济下的大国经济,中国经济历来存在显著的国内外双循环现象,而NVC和GVC循环体系是双循环战略的应有之义。本刊在2023年第1期推出邵朝对和苏丹妮撰写的《中国价值链分工的福利效应与空间解构:双循环视角》,该文构建了包含多阶段生产和内生移民决策的价值链空间均衡模型,对中国价值链分工进行福利评估和空间解构。结果显示:
1.2002-2012年中国贸易成本的变动在多阶段生产中呈放大福利变动区间的趋势特征和链条延伸偏向中西部的区域特征,使中国整体福利提升2.71%,且这主要是由境内贸易成本变动引起。
2.解构价值链完整空间路径表明,一方面NVC在价值链双循环中起到主导作用,东部尤其典型省区广东在联结NVC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展开来说,东部与域内东部形成更强的价值链关联,中西部与域外东部具有更高的序贯生产联系;对于GVC,则对东部沿海省区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国价值链分工的空间特征与效益特征紧密联系,关闭域内和全球价值链循环对东部省区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更突出,关闭域外价值链循环更大程度重塑了中西部价值链,但整体上并未呈现自我封闭的本地化趋势。
3.NVC能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外部冲击对中国福利造成的不利影响,未来通过内部改革消除境内贸易和移民壁垒以提升NVC分工水平和效益仍有很大空间。
4.由于多阶段生产能更充分地利用地区比较优势,因贸易成本变动引致的移民互动机制在多阶段生产的影响小于迂回生产。
(图片来自网络)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为:第一,在研究问题上,首次从价值链分工视角将中国双循环战略置于一般均衡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为评估价值链双循环提供了科学的量化依据。第二,在理论框架上,将现有文献新近开发的GVC序贯模型与前沿贸易空间均衡架构相结合,证实了多阶段生产、贸易及移民三方面的融合会改变标准贸易福利方程,拓展了现有GVC和空间均衡的理论研究。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通过结构式估计方法开展思想实验,对中国价值链分工进行福利评估和空间解构,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国内部区域价值链分工尤其是NVC的方法不足。第四,在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上,基于大国内部及与世界联动的丰富地理单元,既关注价值链多阶段生产的贸易福利,也探讨贸易与移民在多阶段生产下的互动特征,还剖析NVC与GVC的贸易福利和空间路径;既立足当下外部冲击,也着眼未来内部改革,进而廓清了中国省区嵌入价值链双循环的经济效应,突出了NVC在价值链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
1.《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为什么亲子间信息摩擦会降低子女非认知能力
2.《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贸易自由化、私人收益与管理效率:理论及中国经验
3.《世界经济》2023年第1期|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是否会加剧工资不平等?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